乔丹普尔坐在更衣室里,刚刚结束的训练让他的球衣还带着汗湿的痕迹。当被问及新角色时,他语气平静,眼神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。
“我几乎整个篮球生涯都是主要的持球手,”他说,“这是我擅长的事情,是我刻在骨子里的比赛方式。”
从密歇根大学的赛场开始,球权就习惯性地掌控在他的手中。那时他还是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,教练看中他创造机会的能力,将进攻的发动机交到他手里。他习惯于在弧顶观察防守,用节奏的变化寻找缝隙,或是自己攻击,或是为队友送出助攻。那种掌控全局的感觉,是他比赛节奏的根源。
进入联盟,尽管角色有过起伏,但当他获得机会时,他展现的依然是那个熟悉的持球核心。他最舒服的进攻发起方式,是从接球开始,利用一连串的运球动作——背后运球、胯下变向、急停急起——来调动防守者的重心。防守者往往在他变幻莫测的节奏中失去平衡,而那一刻,便是他得分或助攻的最佳时机。无论是干拔跳投,还是突入禁区,或是吸引协防后分球,这一切都建立在“手中有球”的基础上。
他深知,无球跑动和接球投篮是比赛的一部分,他也一直在努力完善这些技术。但真正能让他发挥最大威力的,还是作为战术发起点。当由他主导挡拆进攻时,他能阅读防守的每一种变化,做出最合理的判断。这种决策过程,需要大量的触球和持球时间来培养感觉和信心。
“你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,”普尔解释道,“而我的节奏,来自于掌控。我习惯于在运球中观察,做出判断,那是我的本能。”
对于未来,他的目标清晰而明确。他渴望一个能让他充分展现持球能力的体系,一个信任他并能将进攻重担交付给他的环境。他相信,只要给予他足够的球权和信任,他就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——持球创造——为球队带来持续的进攻火力。这不仅仅是一种偏好,更是他对自己篮球DNA的深刻认知。